滁州中学 贾传林
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的要求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精神,为进一步加强教师培训,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安徽省开展了2012年骨干教师及班主任省级研修项目。根据文件精神,我参加了于2012年11月12日到11月27日在“五彩”淮南由淮南师范学院承办的安徽省2012年骨干班主任培训班。这个活动今年是第二届,去年我们学校的张跃老师也参加了该项目的第一届培训。
本次培训分为集中培训和校本实践研修和远程跟踪指导两个环节,时间分别是15天和一个月。培训的内容有:班主任工作基本规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班级活动设计与组织、班级管理、教育政策法规等。培训方式为集中学习和校本研修相结合。采取自我研读、专家引领、专题讲座、案例分析、反思体验、交流研讨等方式。从我个人来说收获还是很大的。下面就本次学习的集中培训阶段做一个简单的小结。
这次培训请了一些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著名教授和学者给我们讲授一些和学生有关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知识;另外就是从合肥一中和淮南一些中学的优秀班主任给我们介绍自己的经验,给大家具体的指导。下面我就把这块的基本内容给大家简要的汇报下。
一: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指导工作,做快乐的班主任。
1.给自己解压,放松身心。
在中国说主任最小、最没有权利、但责任最大当数班主任了:工作平凡、繁琐,每天饱尝酸甜苦辣,家长、学生、同事、领导寄予期待,每天尽心竭力,身心疲惫。现在网络上流行形容班主任有几种表情:
表情一:疲惫 。早上6∶20起床,赶校车,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上完早读,又上课。两节课下来,只觉口干舌燥。这时,主任过来:“你班上的窗台没擦干净。”忙起身去找学生。备课、批作业、学生问问题……吃过晚饭,上晚自习,下自习后,回到家已是十点半了。倒在床上,只觉得明天放假就好啦。
表情二:气愤。听说一个同事因为学生玩手机,没收了他的手机,家长找上学校,要打老师。只觉义愤填膺。这么脆弱的学生,这样蛮不讲理的家长,唉!
表情三:无奈。你教育学生,学生听进去还好,遇到偏执的学生,简直是心力憔悴。你讲的把自己都感动了,到最后学生给你来一句:你讲的不就是什么什么吗!谁不知道啊!知道就是不能听进去,每当这时候就感慨:教育不是万能的。
表情四:委屈。因为学生有时候我们会承受来自家长、同事、领导、甚至是学生的指责,而这不一定是在我们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的事。
表情五:高兴。班主任和学生的感情最深,每当教师节收到祝福的时候,总是班主任收到的最多,最真挚。班级的工作开展的得到了别人的认可,学生取得了一些成绩和进步,都会让我们由衷的高兴。
表情六:多变。在我们一天的工作中,表情通常很多变。上课时和蔼,批评学生时痛心疾首,见了同事笑容可掬,学生出问题时怒不可抑 ……
其实说这些我想大家都深有感触,因为这就是我们每天经历,不断重复的,把它说出来是为了让大家得到放松。在淮南上课的时候,心理学老师王艳告诉我们:要承认自己的不完美,要相信不完美的我也会创造美好的明天,这两者之间没有但是的关系!老师告诉我们要更新自我理念,生命就是一连串的选择,每个状况都是一个选择,你选择如何回应,你选择人们如何影响你的心情,你选择处于好心情还是坏心情,每天您都能选择享受你的生命或是憎恨它,这是唯一一件真正属于你的权力,没有人能控制或者夺去的东西。听了王老师的这些话,再来理解有一个老师告诉我们的:“我们没有能力改变别人,但我们能改变自己!”是的,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改变自己工作的态度,让自己的人生处在一种乐观、积极的氛围下,长此以往,我们的工作一定会打开新局面的。
2:运用心理学知识“对付”学生,事半功倍成效高。
比如对于学习,从心理学来说,把学会的过程分为几个部分:潜意识不会——意识不会——意识会——潜意识会(精通),通常学生“一听就懂,一做就错”,往往是没有过“意识会”和“潜意识会”之间这道槛。比如一道数学题的解法,听老师讲解或者自己参考答案,理解往往是简单的事情,但是独立计算,估计就有问题。这种现象通常发生在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学生能听懂,多数是因为学生可以再认这些符号和规则,而解题需要规则直觉化。如何做到直觉化,这需要四步:1.头脑预演: 主要指将典型例题的解答流程、重要知识内容在脑海中反复“播放”,这是视觉型学习;2. 自我复述,:主要指复述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以及重要知识点, 这是听觉型学习;3. 反复演练:主要指重复演练典型问题的解答过程以及一些语法、句型等等, 这是感觉型学习;4. 编题训练: 学生由典型问题出发,自己增减条件,改造题目,以熟悉不同变式, 这是真正的理科学习。 这也是能力形成过程:从感觉---尝试---经验---能力。如果我们了解了这个就可以指导学生了解他们自己在哪个环节薄弱,从而有意识的加强,这和我们现在强调的自主学习是相辅相成的。再比如老师举了两个简单的例子:一个就是班级有特别喜欢搞怪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就喜欢在课堂上制造点动静让大家哄堂大笑下,我们班级就有,比如你这正在讲题目,他打个大大的哈欠,语调还比较搞笑,大家哄堂就笑;心理学老师告诉我们:这样的学生就是想引起我们的注意,对他我们采取这样的步骤: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的心理感应绵延时间长短的问题,考完试了,有两个学生都没考好,一个是平时成绩就很好的,另一个是平时成绩就不太好的,我们应该先找成绩好的学生谈话还是先找成绩差的学生谈话?老师告诉我们:成绩好的学生由于考差了带来的心理效应会长的多,换句话说成绩差的学生由于考试成绩差带来的心理上的感应要短得多,所以我们应该先和成绩差的学生谈话,这样在他心里引起的感触要深的多,而成绩好的学生,即使你过了一段时间再去找他谈话,他的心里也仍然还是在乎的。
二:更新管理理念,用好管理策略,当轻松的班主任。
看似普通而琐碎的班主任工作中其实蕴含着大智慧。管理好一个班级,光凭着满腔的热情和全心的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还要有科学高效的管理策略。这15天和专家及同行们的交流,使我领会了一系列先进的管理理念,也学到了一系列优秀的管理方法。比如淮南市教育局李韦麟老师归纳的“一夸二用三治”就很有指导作用。
1.以爱先行,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常常会听到家长和老师抱怨:“这孩子越来越不听话,或者是这孩子回家什么也不和我们说。”其实作为老师,我们也经常会有这样的感触,有很多时候,你找学生谈心的时候他根本不打开他的心灵,我想这所有的问题,还是来自我们的不了解,如果想要走进学生的心里,你就要发自内心的爱他,全面的了解他,愿意站在他的立场上考虑问题,能静下心来倾听他内心里的声音。以爱先行,把学生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真正的人来爱他,你就能走进他的心灵,得到他的信任和尊重。
我们班主任必须信任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激励每一个学生,奉行赏识教育,不吝夸奖,巧用罗森塔尔效应,找到每个学生的闪光点,从其闪光点入手作为激励的方向,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一句赞许的评价,一个满意的微笑,一个鼓励的手势,或许可能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
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一句很著名的话:“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根据加德纳多元智力理论—— “没有智力落后的儿童,只有智力类型不同的儿童”,我们班主任就要独具慧眼,因材施教,去开发学生不同智力类型的潜能,发展不同学生的优势智能。
当然,尊重和激励并不意味着放任迁就。当学生犯错时,作为班主任老师不能再盲目赏识,应该针对不同对象的个性特点、心理特征,严而有度、严而有理、严而有情地开展批评教育,才能收获好的的教育效果。我们跟学生之间交流时也要运用各种有效的沟通技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建立和谐友好的师生关系。
2.以德为重,培养合格的新世纪人才。
21世纪,我们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优秀的人才需要什么样标准和能力?到底什么样的孩子才算好学生?由于应试教育的体制,老师、学校、甚至是全社会在孩子的学校教育阶段,尤其是高中教育阶段,都是在以成绩衡量学生,衡量的标准是他平时大考小考的分数,是他毕业时考取什么样的大学,而很少关心:他在家里对待父母的态度、在学校对老师和同学是否关心、他的业余的兴趣和爱好、他走出校门对待社会的姿态等等。说白了,社会大部分人只以一次考试的成败来论英雄,看不到一个立体的孩子。当然,最近几年国家也在改革,向素质教育逐步推进,这有利于我们对学生的全面认识和评价。这一切都需要我们认真的思考。但有一点永远都不会改变:我们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孩子!以德为重,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才能够保证我们的社会和人始终能处于健康良好的状态!
在短暂的培训学习中,我们聆听了省内外十位教育名家的精彩讲座:李韦麟老师从为学生、为自己、为学校三个维度详细阐述了班主任应该提高学习力、育人力、发展力三个职业理想的核心价值取向,并指出了阅读对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性,开启了引人深思的培训第一课;陈雍茹老师援引大量鲜活生动的案例,对班主任家庭教育指导中相关问题展开思考,贴近教育教学现实,引起了班主任们的共鸣,发人深省,引人深思。夏胜先老师以生动幽默的语言诠释了人际关系的几个心理效应及对班级管理的启发;陈自明校长则以严谨的语调总结了教育理想的“二十七字真经”,切实体现了“真”的思想核心;董从勋老师从班主任应注意的相关法律知识角度,给我们上了一节印象深刻的普法教育课;王传旭教授高屋建瓴,旁征博引,信手拈来,从理论高度阐述了班主任职业角色和压力等相关内容;金忠明教授以生动贴切的案例分析,深入浅出地指导班主任老师们从苦干型“转型”为研究型,语言幽默风趣,尽显大师风范;南钢老师的讲稿毫无疑问就是一篇逻辑严密、专业性强的“班级事件”高水准论文,给予我们很强的理论指导;孙德玉教授现身说法,再三强调了“师德”的重要性以及“教书育人”的本质联系;陈芬萍老师阐述的育人理念有着科学先进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支撑,并介绍了很多值得学习的策略,有广度有深度,令我们深受启发。
淮南二中甄茂盛老师给我们介绍的关于主题班会的系列化开展,合肥一中尤光雷老师关于住校学生的思想管理,陈绍铸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教育……每一位老师的思想都闪着火花,让我在短短的时间内受益匪浅,给了我们具体的指导,让我们学会运用智慧,做聪明的班主任。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