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来临,在炎炎夏日里,玩水是很多孩子们喜爱的消暑娱乐方式。然而,每到暑期,在新闻上总能看到各地时有中小学生溺水事件的发生。溺水已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如何让这样的悲剧不再上演?市防溺办日前下发通知,就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事故发生作出全面部署。
家校联手,预防暑期溺水
“预防青少年溺水事故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市防溺办下发工作通知要求,全市各学校根据当地实际,重点开展防溺水“六不”宣传。教育学生做到:不私自下水游泳;不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不在无家长或教师带领的情况下游泳;不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不擅自下水施救,时刻注意安全。各地防溺办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河流、湖泊、坑塘等重点区域的隐患排查和治理,做到及时发现险情,及时消除隐患。
暑假期间,学生离校在家,家长更要强化安全意识和监护人责任意识,和学校携手加强监管,不要让孩子的安全意识在暑假里也“放假”了,确保孩子度过一个快乐、充实的假期。
正确急救,降低溺水伤害
倘若在现实中遇到溺水者,如何施救才是正确的方式?“网上有很多视频,在施救溺水者时采取倒背奔跑控水的措施,其实这是种错误的急救方式。如果溺水引发心脏停跳,控水会耽误实施心肺复苏的最佳时机,甚至会对溺水者的颈椎造成伤害。”中国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师孙宁女士介绍了正确的溺水急救方式。
孙女士特别提醒,当溺水者被救上岸后,应首先清理呼吸道,观察呼吸,如果有呼吸,侧卧即可;如果呼吸浅慢有脉搏,可以单纯人工呼吸支持;如果没有呼吸,即可考虑心脏停跳,给予心肺复苏急救。“一定要牢记,溺水心脏骤停,属于窒息性心脏骤停,单纯胸外按压效果不好,施救时一定要给予人工呼吸。及时、正确的急救措施,能够大大提高抢救成功率和减缓脑细胞的死亡。”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