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滁中|在阅读中浸润心灵

来源:教务处   发布日期:2021/6/28

  

本学期,择善楼迎来了一批对课后服务活动期盼已久的少年们。春光正好,楼前的紫藤萝令人迷醉于紫色的芬芳,和煦的春风拂过少年的脸庞。楼内没有风声、雨声、读书声的声声入耳,宁静之中却满是对家事国事天下事的事事关心。

一个“静”字承载了图书馆中太多的力量——读书时的安静,温书时的沉静,品书时的冷静……静者,方可品书香之魔力,察笔墨之精要。静中,读文字;净中,品文采;进中,晓文义。书架上,每一册几乎都留存着少年饥渴的目光,在这里的所有少年无论文理,都只有一个身份——求知者,在知识的海洋里做一尾幸福的鱼。时间在书香中荏苒,每一次的社团活动都会结束。走出择善楼的那一刻,似乎已在期待下一次书香的润泽。

世间有千种等待,最好的那种叫“未来可期”。愿润泽在书香中的少年日后能鲲鹏展翅,翱翔千里!(文/吴云  图/陈若祥)

 

 

 

【部分学生读后感】

致敬百年风华 勇担时代使命

高二(16)班  王 焱

古语有云:“百围之木,始于勾荫;万里之途,起于硅步。”光荣的桂冠从来都是荆棘编就的,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风雨洗礼,愈加坚韧不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需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从一叶小舟到巍峨巨轮,中国共产党始终以拼搏精神乘风破浪,勇往直前。从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南昌起义,到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秋收起义,再到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抗日战争,无一不凝结着共产党员的奋斗与拼搏。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新时代属于奋斗者,广大党员干部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和“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的危机意识,干事创业,用奋斗的汗水浇灌青春的花朵。

承火炬,秉持先辈意愿。

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承载人民重担,他们乘风破浪,战胜种种困难。涌现出一位位奋斗者、建设者。面对敌人三面进攻,陈树湘和战友一起用鲜血与肉体筑成似铁阵地。面对敌人的严刑诱降,方志敏正气凛然英勇就义。叶挺--回绝敌人官职等承诺,在牢狱写下气势雄伟的《囚歌》明志。他们如一豆烛火,一把火炬,照亮祖国未来的漫漫长路。

时代更迭,万物互联。哥德曾呼告:“我要纵身跳上时代的车轮,我要终身追随时代的奔走!”我们当代人更应按照个人咨禀,不负先辈遗愿,各尽所能,为国服务。燃微光,赴祖国新征程。疫情防控中我们见证了团结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说:“从古稀老人到90后、00后青年一代,无数人以生命赴使命,用挚爱护苍生,用涓滴之力汇聚磅礴伟力,构筑起守护生命的铜墙铁壁。”在建党100周年和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交汇点上,我们每个人都应发扬“三牛精神”,勇立潮头,奋勇搏击,让祖国巍巍巨轮行稳致远。

盈热泪,感祖国今日之成就。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脱贫攻坚完美收官实现了亿万人民千年梦想。我们拥有享有“中国速度”和“中国标准”的“复兴号”,它们飞驰的身影代表祖国的科技实力。我们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919民用干线飞机,它们翱翔的身影代表着祖国的腾飞。2022年冬奥会申成功,有力证明了我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这多让人自豪!

稳步伐,勇接世界挑战。

“道虽迩,不行不止;事虽小,不为不成。”面对世界发展激流,中国号巨轮坚持着眼未来稳中求进,继续敞开大门开放共享,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国家“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带一路”为世界经济开启合作共赢的历史新篇章。“秀水泱泱,红船依旧。”中国共产党历经百年洗礼,初心如磐。

 致敬百年风华 勇担时代使命

高二(1)班 徐馨蕊

20217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100岁生日回顾百年历史: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中国人真正有了人的尊严;党带领人民艰苦奋斗,赢得一个又一个伟大成就。在党的百年华诞这一难忘的时刻,我们要强化党史学习,认识到党的先进性优越性,从而坚定信念跟党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深刻指出:“在一百年的奋斗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简短的话,却凝练了这100多年来党经历的无数风风雨雨探索出来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每一次的惊心动魄,每一次的披荆斩棘,每一次的化险为夷,每一次的抓住机遇,每一次的正确决策,都造就了我们今日之中国。如今,中国越来越强大,历史上我们也没有任何时候比现在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百年风华正青春,在党走过的百年风风雨雨中,不缺的就是青春的身影。他们追随党的步伐,为党的事业奋斗,甚至献出自己青春而又鲜活的生命。“黄洋界上炮声隆,报到敌人宵遁”革命烈士永远值得我们缅怀。我心中的伟大的英雄——黄洋界骁将陈毅安,他率领不足一个营的兵力,在黄洋界阵地战胜了10倍以上的敌人,保卫了井冈山大本营。他对党和革命事业无限赤诚,19306月伤愈后,告别老母和新婚妻子,重返战场,长沙战役中壮烈牺牲,年仅25岁。他用英勇忠诚守住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他用宝贵生命为党的事业下基石。    

致敬百年风华,奋斗正当其时!

1921年到2021年,从上海石库门走出的步伐波澜壮阔,自嘉兴南湖扬帆的初心历久弥新。从建党之初的50多名党员,到如今的9000多万党员,无论是在革命建设还是改革开放时期,无论是奋斗新时代还是启航新征程,无论是脱贫攻坚战还是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们的奋斗精神一次次改变了近代以后中华民族发展的方向和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奋斗是青春最靓丽的底色。如今,站在时代潮头的是新一代中国青年。他们将在回望历史牢记使命的同时,展望未来,创造属于自己属于中国的更美好明天。而我们是这奔涌浪潮中的一滴水,我们要铭记党史,牢记使命,更要乘风破浪,一往直前。我们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我们要向革命先辈学习,向优秀党员干部学习,向新时代最美奋斗者学习,脚踏实地、兢兢业业、齐心协力干,加油好好干,努力干成一番新事业,干出一片新天地,尽情展现中国青年的时代风采。我们要始终铭记“无奋斗、不青春”树立远大理想,用理想信念做指引,脚踏实地,奋发向上,勤奋好学,知行合一,为祖国、为党、为人民的事业贡献青春。 

100年的艰苦奋斗,100年的拼搏创新,造就了新时代繁荣昌盛的中国。站在时代的潮流,回归百年征途,中国共产党是我们行之正道,寻之信仰。随正道之光,当仁不让,为信仰所在,义不容辞!

 

敢爱敢恨 笑对人生

 ——读《飘》有感

◆高二(9) 王舒涵

不得不承认,我读过的名著确实不多。近期,美国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走进了我的生活。

《飘》作为玛格丽特用一生凝结的巨著,塑造许多极为丰满的形象:女主人公斯佳丽,塔拉庄园杰拉尔德的女儿,是克莱顿最美丽、最有个性的姑娘,任性、自负和固执,也极端自私、讲求实际,对南方的道德传统常常不屑一顾;艾希礼,典型的南方世家子弟,长相英俊,性格懦弱无能,一身贵族社会的破落、腐朽气息......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道路的选择都是自我个性、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各个个性鲜活的人对人生道路的不同选择会使他们走上截然不同的路,也会有相当不同的结果。

斯佳丽是我最喜欢的人物,让人既想爱又想恨,她一味地追求着自己所谓的爱情。也许很多人认为她是幼稚的、愚蠢的,但我欣赏她,在那个特定的时代里,斯佳丽不拘一格,突破传统和道德的限制,是多么惊世骇俗。她是值得瑞德付出真心去爱的人。在战火连天的情况下,白瑞德又执意去前线,梅兰妮又将生产,斯佳丽在没有任何依靠下,独自一人带着病妇和小孩冲出火光驶向塔尔兰村庄。在逃离途中,她们遇到了一只老母牛,为了给婴儿获取新鲜的牛奶,这个曾经的千金小姐带着万分恐惧,将自己唯一的一条裙子撕成许多小布条,并把这些布条绑起来,在没有任何帮手且双手流满鲜血的情况下,制伏了母牛。或许一个人面临绝境时,他(她)的内心可以强大至斯,超越生死。内战结束后,面对社会的更替,她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了现实和自己的处境,意识到只有金钱才能保证自己和家人的生活,于是她便对金钱展开了更为疯狂的追求。虽然生活中的斯嘉丽十分功利,但在爱情面前她又是浪漫的,对爱情充满理想的。她爱艾希礼,几近疯狂,甚至可以抛弃一切,只要能和他在一起。但她爱的只是想像中的艾希礼,真实的艾希礼是一个脆弱,喜欢沉迷于过去的人,总是逃避现实,相比于斯佳丽,他无比的懦弱,无法适应时代的改变。

战争,自古以来不可或缺。以南北战争为例,在决定国家命运的时候,北方和南方采取了截然不同的态度。二者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于是只能由战争来解决。战争爆发后,南方的男女老少也都采取了不同的态度。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选择,命运也截然不同:巴特勒因靠走私赚的盆满钵满;斯图特兄弟马革裹尸;艾希礼幸运的回到了塔拉庄园,却一无所有。太太们的付出换来的却是更多伤病员,更多的年轻人成为伤病员,甚至很多老人都没有幸免于难。作者对于南北战争本身并没有过多的叙事,也没有评判战争的意义,而是把叙事的重点放在战争背景下南方人民的生活上,深入南方人民的心理变化和生活状况,展现了战争对于民众的影响:战争将房屋夷为平地,物资紧缺人民的基本生活难以得到保障,战争对于一个地区来说造成的打击是毁灭性的,南军战败,北军进城之时城内一片荒芜,火车站上躺着密密麻麻的伤员以至于梅兰妮生产都找不到人接生。战争在毁灭基础设施的同时带给南方人民巨大的精神创伤,南方战败后南方人民引以为傲的种植园经济彻底崩溃,这种经济体制虽然落后于世界潮流,但是在很多南方人民的心中占据重要地位,随之产生的文明也随风而逝,南方人的信仰遭到毁灭性的打击,很多南方人只能活在对于过去的无限追忆中。作家满怀人道主义精神发掘战争背后人民复杂的心理变化,惋惜一个文明的消逝。

人生或许是一场悲剧,但我们可以摆正心态,笑对人生。“风暴来临时,成熟的小麦就倒下了,因为小麦干燥,在风中不能弯曲。可是成熟的荞麦体内有汁液,它能弯下。风暴一过,它就又挺起来,几乎跟从前一样茁壮笔挺。我们不是倔强的人,刮大风,我们非常柔软,因为我们知道柔软是合算的。麻烦找上门来时,我们向不可避免的事情屈服,一点也不哭丧着脸,我们勤奋工作,我们面带微笑,我们等待时机。我们假装赞同地位比较低下的人的那套做法,从他们那儿取得能得到的东西。等我们够强大,已经骑在那些人的脖子上了,我们就踢他们。我的孩子,这就是能活下去的秘诀。”生活永远不会像我们想象的那样糟糕,无论是好的时候还是糟糕的时候,我们都要坚强,就像斯佳丽说的那样:“After all,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毕竟,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