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红色记忆 践行教育初心】红色百年滁州中学的人文底色

来源:安徽省教育厅官微   发布日期:2021/9/23

在人杰地灵、乐山乐水的皖东大地,有一所培育了一代又一代优秀人才的百年名校,这就是安徽省滁州中学。1921年,滁州中学的前身,也就是安徽省立第九师范学校,由汪树德老先生创建。学校在岁月的变迁和战火的洗礼中几经更名。1958年,滁州中学确定为安徽省重点中学,1978年恢复为安徽省首批9所重点中学之一。百年滁中在战火中赓续、在传承中创新,“红色”成为滁州中学的永恒生命底色,深深地融入滁中人的血液中。

 

滁州中学校园全景

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

提到滁州中学,就不能不说第一任校长汪树德老先生。他年轻时积极投身革命和教育事业,不仅参加过“五四”运动,而且在抗战爆发后,携家眷奔赴延安担任教育系统重要工作。

 

汪树德先生半身像

在当时艰苦的环境下,滁州中学在科研、军队、文体、企业等方面也为国家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陆元九院士,长期致力于航天工程控制问题的研究,是陀螺、惯性导航及自动控制专家,我国自动化科学技术开拓者之一,并有多部著作流传于世。王正国院士,是我国冲击伤、创伤弹道学和交通事故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其著作《创伤弹道学》是指导火器伤救治的理论基础,也是野战外科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让人敬佩又心疼的李承和烈士,牺牲得十分悲壮和惨烈。”校党委委员、工会主席韦正昌说。1949年,李承和从滁州中学考入二野军大。同年10月,二野军大的学生从南京向云贵川等地进发,配合二野主力行动,参加新解放区的接管建设工作。8000里的“小长征”,让某些同学有了畏难情绪。革命意志坚定的李承和,主动做起了同学们的思想工作,最终全班一个都不少踏上了征途。行军途中,他带头吃苦被评为行军模范。配合地方征粮时,他顽强的战斗精神受到了地委的表彰。然而年仅21岁的他,就被武装匪徒用极其残忍的手段杀害了。

时间在流逝,但我们依然记得这些不畏艰难、顽强拼搏,为中国的现在及未来作出不断努力的革命前辈。张世荣、何律两位老先生,获得过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两位老先生不仅在抗日战争中作出重要贡献,还在抗战胜利后,把青春和热血奉献在滁中的教育事业上。如今他们都已是耄耋之年,然而他们英雄事迹依然在滁中流传。 

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

“滁州中学红色教育的核心就是立德树人,通过红色教育树立中学生的理想信念,培养他们成为思想和品质优秀的人。”韦正昌向我们介绍,“学校创立多年的‘五节四礼’德育品牌中,就包含红色教育的内容。”“五节”包括经典诵读节、劳动实践节、“一二·九”艺术节、体育节、健康心理节。“四礼”包括拜师礼、五四成人礼、开学典礼、毕业礼。每年滁州中学都会围绕“五节四礼”开展各类活动。

“我们学校的红色教育,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培养我们从心底热爱祖国。”高二年级的马东升如是说。令他印象最深的是“一二·九”艺术节。“一二·九”艺术节以爱国学生运动命名,具有很强的爱国主义色彩,在每年的12月份举行。艺术节主要宣传科技、文化、艺术等内容,科技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艺术方面主要培养学生的审美修养,文化则是以红色文化为主。艺术节的全过程都离不开“红色教育”的浸润。2020年举办的艺术节已是第34届了,这届开幕式学校邀请到安徽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赵平,为校领导和师生代表做了一场“聆听12·9历史足音 笃定爱国主义信念”的专题讲座。赵教授从爱什么国、为什么爱、怎么爱国三个方面,告诉我们“爱国需要真情、爱国需要理性、爱国需要担当、爱国需要本领”。

吴兰朵同学向我们描述不一样的“经典诵读节”。他依然记得:“大风泱泱,大潮滂滂。洪水图腾蛟龙,烈火涅槃凤凰。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和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这首《中华世纪坛序》是他参加活动的节目,“同学们手举着爱国标语或者爱国图案,在现场加油助威,氛围相当好。”“经典诵读节”也是滁州中学红色教育的重要活动之一,“主题明确,主要是弘扬时代主旋律。”马东升表示,去年的活动中,他和全班同学参与了《我和我的祖国》经典歌曲传唱,爱国自豪感油然而生。

每逢重要的节日,滁州中学的红色教育也会彰显魅力。“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缅怀先烈、铭记历史,传承民族精神,激发奋斗力量的主旋律。高二年级的李安琪说:“我们与那些牺牲的革命英烈同样是学生,相仿的年纪。”“望我们每个人用奋斗诠释青春,用奋斗升华生命,勿忘为中华崛起而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英烈,让民族之魂永世相传。”“向党旗敬礼”主题活动,弘扬以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伟大祖国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向国旗敬礼”主题活动,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对国旗的崇敬之情。“国家公祭日”主题活动,“铭记历史、勿忘国耻”,缅怀死难同胞,纪念死难烈士,增强师生爱国主义情怀。

滁州中学的红色教育不以教条式的说教,而是把活动落实到行动中,让学生们发现每一个生动的故事后面都有鲜活的人。他们的想法、他们的使命感染一代代人。学生们会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历久弥新的“红色传承”

“作为学生来说,我学到的红色精神应该是坚持和刻苦的精神。”马东升同学如是说。刚迎来高中生活的学生,就有机会参观学校“校史馆”,感受“创校守校”之艰难,聆听历史与当代英雄的故事。“校史馆”内陈列滁州中学近百年的发展见证,“是日新月异的气象,是百年教育温故回望,更是睿智砥砺、升华精神、迈向未来的动力场。”学校每年送给毕业生的最后一堂课也是参观“校史馆”,让即将离开高中校园的学生,重温爱国情怀,珍惜校园生活,形成良好思想和品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安徽省立滁州中学”大门旧照

吴兰朵回忆起身边的党员英雄——朱长海老师。他践行着党员的职责,挺身救下轻生的女学生,然而自己的生命却定格在37岁。吴兰朵说:“朱老师是滁州本地人,他的牺牲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古鹏老师解释道,虽然朱长海不是滁州中学的老师,但是滁州中学举办了学习朱长海先进事迹系列活动。学校运用“身边人”的例子,宣传教育者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同时让更多的孩子懂得感恩,懂得珍惜生命。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学校的正常教学。学校的思政课教师们,发扬了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把疫情阻击战转化为思政课教学的创新契机,立足全民抗击疫情的团结行动,制定了网络思政课教学实施方案。同时,他们把战“疫”彰显的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人民爱党爱国的担当本色,充分融入到思政课教学中去,切实推进思政课一体化铸魂教育的课程建设。赵美芹老师通过《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共同战“疫”,我们都是战士!》这一探究课,向学生们传达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全国上下齐心协力抗击疫情的重大举措、感人事迹,培养学生集体主义观念和家国情怀。赵老师还借用打赢抗疫战情境素材,强调英雄的时代价值,引领学生懂得责任与担当、爱与责任,激励学生勤学修德、明辨笃行。

滁州中学开学第一课——为梦想而战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滁州中学建校100周年。滁州中学将抓住百年来最好的发展机遇,不断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