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而有思,研而有行——2021—2022学年度政治教研组工作总结

来源:教研室   发布日期:2022/7/25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回顾这一学年的教研工作,我们政治教研组在学校领导的关心指导下,秉持团结合作的理念,转变教育观念,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教学中坚持以学生为主,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注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现将我们本学年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政引领、责任担当

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三周年之际,组内开展了“重温习近平总书记3·18思政课教师座谈会讲话精神”专题学习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推进思政课建设和育人机制创新。学习会上,党委书记、校长刘志刚作了《勇担新使命 一起向未来》报告,要求全体思政课教师要按照“三为”“六要”“八统一”要求,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思维、教学方法上坚持守正创新,强化课程建设,讲好中国故事。要聚焦“五共五度”即共学、共研,共建、共融、共享,高度、温度、厚度、深度、宽度,打造良好的“教研生态”,加强能力作风建设,深入开展思政教师大学习、大教研、大练兵,汇聚办好思政课合力,在一方校园和在三尺讲台上肩负起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使命担当。

二、理论学习、紧跟时代

政治教研组教师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和教育理论的学习,加强时事政治的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一年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也有重大调整,我们每位教师都积极主动地了解天下大事,利用教研活动认真讨论、领会和学习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并在教学过程中自觉贯彻“立德树人”的教育方针。


三、研磨“三新”、开拓创新

   “三新”背景下,围绕新教材的背景、新课程的特点,结合新高考改革,组内老师自觉加强业务学习,通过上网查找、收集相关的资料,交流教改动态、教学经验等信息,不断补充新知识,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重点开展就如何更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如何使用新教材而实施高效课堂教学,围绕议题式教学,设计活动型课程,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开放性,以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能力。

四、智慧课堂、提质增效

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政治学科深度融合实践与研究能力,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共享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研究成果,思政教研组举行了专题分享会,老师们分别从资源选取“有意义”、资源融合“有意思”以及资源运用“有意蕴”多角度,分享了信息技术手段对传统课堂的变革,如何让信息技术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对思政课程亲和力提升的途径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分享。

五、传承接力、助力高三

教研组定期开展以“新老高三复习备考经验交流”为主题的教研活动。2022届高三备课组长贺奎老师总结复习备考经验:1、把握学情,从学生实际出发2、有的放矢,制定复习目标3、制定具体计划,严格执行计划”三个方面介绍了2022年高考的备考情况。高二备课组长王大锁老师从“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需求为出发点、以得分增能为最终目标”三个方面对2023年复习备考进行了规划,突出强调一、二轮复习时间安排、帮助学生复习的具体措施及专题题型训练措施。组内老师纷纷建言献策提出开展“思维导图”“图说时政”以及“学生讲题”等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真正做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提升了思政课程亲和力。

六、学生为本、全面育人

政治科组遵循“面向全体、立足终身、教学相长、多元发展”的育人理念,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努力把思政小课堂与时政大课堂相结合,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关注生活,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民族复兴之责。本学年将党史学习、国家安全、冬奥会、疫情防控、航天成就、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等融入课程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更有利于厚植学生的爱国情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回首一年, 政治教研组全体教师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理念,立足课堂教学,探索全新课程育人模式,以高度的责任心,圆满地完成了学校的各项任务。未来我们将继续开拓创新,筑梦前行!作者/赵美芹 编辑/古鹏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同乐西路99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