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19日下午,滁州中学数学组在明湖校区高二2楼东合班教室开展了一场内容扎实、富有成效的教研活动。本次活动围绕高考真题研讨、一轮复习规划及课程建设等核心议题展开,旨在提升备考效率,促进学科发展。活动由数学学科主任傅毓涛主持,数学组全体教师参会。
聚焦真题研讨,把握命题方向。高三年级杨玲、李钟两位老师带来题为“2025年全国新高考1卷试题分析”的专题报告。杨玲老师聚焦试卷第 10 题抛物线与阿基米德三角形性质、第 11 题多变量大小关系比较等关键题目,深入剖析命题逻辑与解题策略。李钟老师以试卷第18题椭圆相关问题为切入点,深入剖析了轨迹问题、距离最值等考点,指出该题蕴含的极点极线、圆相交弦定理等命题思路。同时,结合2024年全国甲卷、2023年全国乙卷等真题对比分析,强调高考对椭圆方程求解、直线过定点证明等问题的考查规律。针对第19题函数与三角函数综合题,李钟老师详细解读了利用导数求函数最值、三角函数性质证明及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参数范围求解的命题逻辑,为后续备考提供了精准方向。
落实复习规划,构建科学体系。高二年级张晓建老师分享《高三一轮复习备考策略》,从目标、要求、构思及时间安排等维度构建完整复习体系。他提出“夯实基础、知识整合、方法领悟、技能训练”四大目标,强调回归教材,系统梳理概念定理,如借助人教A版必修一集合元素个数问题、必修二不等式证明等课本案例,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在复习要求上,注重把握高考方向,整合教学内容,课堂教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例题习题精选精用,同时借助智学网建立错题档案,实现精准查漏补缺。总体构思上,明确2025年5月至2026年1月为一轮复习周期,实行“两周一次检测”机制,内容安排覆盖集合、函数、三角函数、立体几何等模块,每个阶段细化到具体章节知识点,确保复习有序推进。
深化课程建设,创新教学方法。高一年级杨萌老师以《空间向量的应用》为主题,结合人教A版选择性必修一相关内容,从正方体、直三棱柱等模型入手,展示了空间向量在求解点到平面距离、异面直线夹角、平面与平面夹角等问题中的应用。他通过课本拓广探索题,强调将教材内容与实际应用结合,培养学生空间想象与逻辑推理能力,为后续立体几何复习奠定方法基础。
凝聚团队智慧,共绘复习蓝图。在教研组集体讨论环节,老师们围绕新高三一轮复习展开热烈交流,结合各年级备考经验,从知识点讲解顺序、习题分层设计、学生心理调适等方面提出建议。傅毓涛主任作总结点评,他首先回顾了一学期以来数学组在课程建设、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成果,肯定了各年级在高考研究与复习规划中的细致工作。针对新学期,他提出加强学科资源库建设、深化“一题多解”与“多题一解”研究等设想,鼓励教师们以高考真题为导向,以教材为根本,在一轮复习中夯实基础、提升能力,为2026届高考蓄力。
此次教研活动,数学组教师通过真题研讨明晰了命题趋势,通过复习规划理清了教学脉络,通过课程建设拓展了教学思路。未来,滁州中学数学组将继续秉持务实研深的态度,深耕教学研究,为高三学子的备考之路保驾护航。(文/叶建友 )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阳路1355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