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上午,训练场上,晨光灿烂,高一新生们以挺拔的军姿开启了第六天的军训。在教官的指导下,同学们目光坚定,身姿笔直,尽管汗水浸透了军训服,仍坚持保持着标准的姿势。军姿的练习,不仅锻炼了同学们的体魄,更磨砺了他们的意志,展现了青春的坚韧与毅力。
上午的训练结束后,滁州市人民检察院冯祝苗主任为同学们带来“预防校园欺凌”法治课。通过真实案例剖析,冯主任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校园欺凌的危害及法律后果。她特别强调:“在校园欺凌面前,我们既不能成为残忍的施暴者,也不能甘当沉默的受害者,更不能做冷漠的旁观者。”生动的讲解让同学们认识到,构建和谐校园需要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勇敢担当。
下午的军训号角尚未吹响,同学们带着几分倦意走进报告厅。沈玉斌老师以幽默的开场白瞬间点燃现场气氛,他打趣道:“这节课即使睡觉,也能为之后的军训养精蓄锐。”这番风趣的话语反而让同学们精神一振,对即将开始的高中数学学法指导充满期待。
讲座围绕“初高中数学差异对比”“高中数学学习要领”“具体学习方法指导”三个方面展开。沈老师妙语连珠,时而用生活化比喻解释抽象概念,时而以幽默案例化解学习难点,形象生动的讲解引得同学们会心一笑。现场互动频频,同学们积极参与,笔记本上记满了实用技巧和学习心得。
傍晚时分,训练场上口号嘹亮,合班方阵演练如火如荼。教官们严格要求,从摆臂幅度到踢腿高度,每个动作都精益求精。同学们一遍遍重复练习,汗水浸透了衣衫,却无人轻言放弃。随着训练的深入,原本参差不齐的步伐逐渐变得整齐划一,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在操场上回荡,展现出军训学员的飒爽英姿和团队精神。
军训砺意志,法制护青春,学法启智慧,方阵促军心!从晨光中的军姿训练到夕阳下的方阵演练,从法治课堂的谆谆教诲到学法指导的妙语点拨,这一天充实的军训生活让同学们在体魄与心智上都获得了成长。相信经过这样的淬炼,同学们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迎接高中生活的挑战!
军训第六天剪影
新生军训感悟
训少年之体魄,强中华之脊梁
高一(11)班 丁雨霏
晨光初露时,我们已如标枪般挺立于操场。汗水顺着帽檐滑落,在塑胶跑道上砸出微不可察的印记。这便是我军训生活的常态——在八月的骄阳下,将年轻的身体铸成一面旗帜。十二天的军训,远不止是稍息立正的重复操演,而是一场对意志与纪律的庄严朝圣。
八月的太阳像一块烧红的烙铁,毫不留情地压在我们头顶。操场上蒸腾的热浪扭曲了空气,白T恤早已被汗水浸透,紧贴在背上,令人倍感煎熬。教官的哨声尖锐地划破闷热的空气:“军姿立正!”
我们绷直身体,目光平视前方,像一排笔直的标枪。时间在高温中变得粘稠,每一秒都被拉长。汗水顺着眉骨滑进眼睛,刺痛得让人想眨眼,但谁也不敢动。纪律像一根无形的绳索,勒住我们每一个想要松懈的念头。
“立正”——这个简单的口令要求全身肌肉紧绷,脊柱挺直,目光如炬。在最初的不适应后,我忽然意识到:这不正是对生命姿态的最佳诠释吗?挺拔的军姿教会我们,人生需要一种内在的骨气。那些历史上令人敬仰的人物,无不是以这种精神姿态面对命运的挑战。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不正是一种灵魂的“立正”吗?军训通过最基础的姿态训练,将这种精神密码刻入我们的身体记忆。
“齐步走”看似简单,实则考验着团队的默契。当上百人的脚步声合成一个节奏,那种震撼令人心潮澎湃。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军训场上,我们亲身体验了这一真理。每个人的小错误都会破坏整体的和谐,而完美的配合则能创造出超越个体的力量。这种集体意识的觉醒,是书本上永远学不到的珍贵课程。当我们的步伐逐渐一致,心灵也在无声中达成了某种共鸣。
烈日下的军姿训练,是对意志力的极致考验。汗水浸透衣衫,双腿开始颤抖,但教官的命令依然坚决:“坚持五分钟!”正是在这种看似残酷的坚持中,我们触摸到了自己潜能的边界。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军训通过体能的挑战,让我们重新认识生命的韧性。那些原以为无法忍受的时刻,最终都被我们一一跨越。这种自我超越的体验,将成为未来面对困境时的精神储备。
傍晚,军训即将结束之际,操场的单杠区突然被围成了铁桶。我们盘腿坐在滚烫的草地上,像一群等待开场的观众。教官脱下迷彩外套的瞬间,队列里响起一片低低的惊叹——那件被汗水浸透的体能训练服下,绷紧的背肌像两扇缓缓展开的钢铁翅膀。
“今天教你们什么是真正的军人素质。”他说话时,古铜色的脖颈上还挂着未擦干的汗珠。助跑,起跳,双手抓住单杠的瞬间,整个金属支架发出震颤。我们下意识屏住呼吸,看着那具精瘦的身体突然变成钟摆——不是单调的上下起伏,而是带着某种韵律的摇摆,像被风吹动的钢索。
最精彩的时刻来得猝不及防。当身体摆到最高点时,他突然松开右手,整个人在离心力作用下横了过来。迷彩裤的裤线在空中划出凌厉的折角,左手却像焊死在铁杠上。我们还没来得及惊呼,那只悬空的右手已经重新扣住单杠,借着惯性完成三百六十度大回环。队列里炸开掌声,有男生激动得把棒球帽都扔上了天。
细苗不经历风霜洗礼,怎能长成参天大树,雏鹰不经历狂风骤雨,怎能飞上万里苍穹,溪流不经历颠簸流离,怎能交汇于浩瀚大海,而年少的我们不经历艰苦磨练,又怎能成为国家的有用之材?军训,可以训少年之体魄,强中华之脊梁,让我们的体格变得健壮,意志更加顽强,今日莘莘学子,明日必成祖国栋梁。
淬炼青春 无畏成长
高一(12)班 赵子玉
阳光下的操场上,滁州中学高一新生军训的场面如火如荼,每一颗年轻的心都跳动着热情的节奏,仿佛连天空都映照出烈火般的激情。
我们身着整齐的服装,任由那骄阳无情地挥洒与灼烧。“立正!”“昂首、挺胸、收腹,下颚微收,两眼目视前方!”“双脚挺直,两手紧贴裤缝线处!”我们一丝不苟地听从教官的口令。任凭汗水从额头滑落,没入领口,浸湿衣衫。一开始,几分钟的军姿都让人觉得漫长无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逐渐学会了坚持。每一次坚持,都是对自我极限的挑战;每一次挺直脊梁,都是对勇气和坚韧的最好证明。
最累的还是踢正步,长时间单脚站立,要求身体平衡的同时还要绷直脚背。从立正、稍息到齐步走、正步走,每一个动作都要经过无数次的重复训练。从摆臂的高度到用力的幅度,整齐划一绝非一人能独自完成,唯有每一个人都严格要求自己,身边的同学齐心协力培养默契,才能走出队列的整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明白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独木难成林,个人发出的光虽很微小,但聚集起来便会汇成一片光之海。
训练虽然艰苦,却也充满了温暖和欢乐。休息的哨音如天籁般响起,连队间互相拉歌,喊声震天,欢欣愉悦。我们在教官的带领下唱响嘹亮的军歌,歌声凝聚了我们的汗水与努力,也唱出了我们热烈奔放的青春。
军训中,我们不仅锻炼了身体,提高了勇气,磨炼了意志,学会了坚持,还增强了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这将是我们青春岁月中最宝贵的财富,是前进道路上的强大动力,让我们更加勇敢地去面对一切困难和挑战。
少年的征途是星辰大海,愿军训的荣光和毅力永远长存,与沸腾的热血相辉,与生命的岁月同寿。我们要带着军训时的那份勇敢坚强,翻越途中的万岭千山,以热忱的心态直面困境,拨开云雾见日升!(图文作者:文/谢晓天 图/谢晓天 卜声慧 军训感悟/高一(11)班 丁雨霏 高一(12)班 赵子玉)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阳路1355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