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尾声砺锋芒 学子备战待汇演——滁州中学2025级新生军训第十一日纪实

来源:政教处   发布日期:2025/8/23

822日,我校高中新生军训进入第十一天,随着闭营仪式临近,全体新生以饱满热情投入最后阶段训练,在汗水与欢笑中打磨军训成果。

清晨的训练场上,分列式、踢正步、齐步走与站军姿仍是核心内容。各班级方阵整齐列队,教官逐一对摆臂高度、踢腿角度、步伐间距进行细致指导,“重心再稳一点”“口号再响亮些”的指令声此起彼伏。新生们身着军训服,身姿挺拔如松,即便汗水浸透衣衫,仍咬牙坚持标准动作,每个班级都铆足干劲,誓在汇演中展现最佳风貌。

紧张的训练间隙,一场趣味“萝卜蹲”游戏带来轻松氛围。“香菜蹲,香菜蹲,香菜蹲完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黄瓜蹲完马蹄蹲!”同学们以蔬菜名称分组,随着节奏明快的口号交替下蹲,现场笑声不断。简单的互动不仅缓解了训练疲劳,更让同学间的默契在欢乐中悄然升温。

在学校举办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上,消防员结合生活中发生的真实案例,详解电器故障、违规用火、易燃物堆积、厨房煤气不当使用、点燃柳絮等常见火灾因素,传授宿舍、教室等场景的防火排查要点;同时通过幽默视频演示,清晰拆解消防栓“一甩、二接、三拧、四喷”的操作流程,让新生们直观掌握应急灭火技能,筑牢校园安全防线。

下午,新生们开启“劳动教育第一课”。各班同学分工协作,擦窗户、拖地面、整理桌椅,有人踮脚擦拭玻璃死角,有人弯腰清理地面污渍,有人细心归置课本文具,指尖的忙碌让教室变得窗明几净。在劳动实践中,大家既体会到整洁环境的来之不易,也培养了责任意识与团队协作能力。

劳动教育结束后,新生们迅速调整状态,在教官的带领下前往操场进行闭营汇演彩排。从方阵入场的步伐节奏,到分列式行进的队列变换,每个环节都反复打磨。教官针对转弯衔接、转头角度等细节逐一纠正,新生们认真调整姿态,全力磨合每一个动作,力求以最整齐的队列、最昂扬的精神,迎接即将到来的闭营检阅。

军训第十一天,是坚持与成长的见证。新生们在严苛训练中锤炼意志,在多元活动中收获技能与友谊,更以全力以赴的姿态,期待为这段难忘的军训时光画上圆满句号。

军训第十一天剪影

 

新生军训感悟

军训笔记

高一(21)班 阚玉涵

“欲作坚若真金的品格,必从烈火中锻来。”八月的骄阳像一团燃烧的火焰,炙烤着操场的每一寸土地。塑胶跑道被晒得发烫,连空气都带着灼人的温度,我站在队列里,所面临着高中的第一课——军训,也是我第一次如此真切地体会到“苦、累”二字的重量。

军训的站军姿,是所有课程的基础。站军姿时,阳光毫无保留地泼在脸上,额头的汗珠顺着眉骨往下滑,在睫毛上凝成细小的水珠。我死死盯着前方同学的后颈,不敢抬手擦拭——教官的目光像探照灯,正扫过每一个人的脸庞。“坚持住”我在心里对自己说,可双腿像灌了铅,脚底早已酸痛难忍。汗水流进嘴角,带着咸涩的味道。直到教官喊出“休息”的口令时,双腿早已僵硬的无法弯曲,这种看似简单的站立,却教会了我坚持的意义。

军训的纪律,像操场边的樟树一样笔直严明。严明的军纪,从来不是冰冷的束缚,而是集体生命力的骨架。是站军姿时的千百道身影如青松般扎根沃土;是走齐步时步伐迈得似钟表齿轮咬合;是走正步时踢起的腿如标尺量过般等高,落地的声浪震得地面发颤,哪怕眼角的余光都在默契地校准着彼此的间距——这便是军训场上的纪律,它让平凡的个体在规则中成就不凡的集体,让短暂的协同沉淀为长久的信仰。

军训中的拉歌,让我体会到“团结就是力量” 。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微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我们和对面班级拉歌对峙,起初大家还有些放不开。“大家一起喊!”教官扯着嗓子喊道,他的脸因为用力而涨得通红。不知是哪位教官起了个头,“一二三四五,我们等得好辛苦!”紧接着,越来越多的声音加入进来,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我也涨红了脸,一股热流在心底涌动。班主任老师站在队伍的边上,他举着手机的手微微举过头顶,阳光从草帽的缝隙里漏下来,在他手背上投下细碎的光斑,手机屏幕反射的光一闪一闪,映得他眼睛眯成了条缝。大家一起笑着,阳光透过树叶洒在我们身上,暖洋洋的。那一刻,我真切地感受到,团结的力量能让平凡的我们变得闪闪发光。

回望这几天,皮肤晒黑了,脚上磨出了茧子,但我收获的远不止这些。站军姿教会了我坚持,严明的纪律让我懂得了自律,而团结的力量,则让我明白了集体的意义。它们激励着我以更豪迈的气概迎接新的生活,迎接新的考验。

青春向阳,正当年少

高一(22)班  刘子丰

军训像一场突如其来的骤雨,把我们从暑假的慵懒里猛地拽出来,扔进烈日与汗水交织的训练场。这次军训练就了我们钢铁般的意志,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重要一课。

站军姿时,阳光把影子钉在地上,地面是滚烫的火炉,火一般地刺激着脚心,黑色的裤子,吸收了阳光的炽热,将热量释放在双腿,成了一个蒸炉,后背的汗顺着脊椎往下淌,腿像灌了铅,可身边战友们挺直的脊背像一排白杨,谁也没先松劲儿,一条条盐渍的丝线挂在身上,是我们努力的见证——原来坚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是彼此沉默的支撑。

踢正步的日子最磨人。教官总说“踢出去的脚要像砸在地上”,可我们的步伐总像没上紧的发条,嘈杂的脚步声似鞭炮,噼里啪啦的炸着,脚步也快如飞剑,慢不下来。后来我们数着“一二一”踩节奏,直到齐步走时,脚步声能震得地面发颤。原来整齐划一的背后,是无数次重复的磨合,就像齿轮慢慢找到契合的齿痕。汗水一滴滴流下,直到拔河那天。教官一声令下,绳子勒得手心发红,在输了一局后,所有人重振旗鼓,喊声震天,接连拿下了两场胜利。当红线越过界限的瞬间,我们激动的跳得老高,汗水混着笑脸上的泥渍,比任何勋章都亮。原来集体的力量从不是加法,是把零散的光聚成火炬,能烧穿所有犹豫和怯懦。

间隙里的学科讲座像一阵清风,吹散了训练的疲惫。老师们站在讲台上,把专业里的星辰大海铺展开来:物理老师展现一个个实验,英语老师提出一个个互动,数学老师讲解一个个方法,历史老师带来一个个故事……军训与学习合二为一,这才是成长该有的模样。

军训教会我的,从来不止站得直、走得齐。是烈日下不退缩的韧劲,是磨合中懂包容的默契,是并肩时共进退的热血,是青春年少的成长。这些藏在汗水里的成长,会像军训服上的盐渍,在往后的日子里,轻轻一碰,就想起那段一起咬牙、一起欢笑的时光。(图文作者:文/刘梦巧 图/季凤勇 沈玉斌 军训感悟/高一(21)班 阚玉涵 高一(22)班 刘子丰)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阳路1355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