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收获的喜悦,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每一次梦想的抵达,背后都是披荆斩棘的成长。他们从滁中出发,走向五湖四海,以坚韧与奋进书写青春答卷,燃亮理想星辰。滁州中学公众号“青春领航”栏目将陆续推出部分2025届毕业生的经验分享和成长感悟,展现他们在奋斗中淬炼的精神底色,在传承中闪耀的青春荣光!
步履不停,追梦未名
本文作者吴浩然,2025届(2)班毕业生
青春不只是奔跑的速度,更是方向的坚守。高中三年,我始终坚信“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用汗水和坚持书写了自己的青春篇章。
回首三年高中时光,我的心中充满感恩。我感恩母校滁州中学提供的优质教育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让我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遨游;感恩班主任和各位科任老师的悉心教导与无私付出,每每深夜走过办公室,总能看到老师们忙碌的身影,是他们用智慧和关怀为我点亮前行的路;感恩同学们的陪伴与鼓励,我们曾在教室里激烈讨论,曾在操场上奔跑呐喊,也曾彼此支撑度过低谷······这些情谊是我一生最珍贵的财富。
我的高中三年是一场蜕变的旅程。是母校教会我如何学习,更教会我如何做人——保持谦逊、坚守初心、勇于担当。
对于即将踏上或正处于高中征程的师弟师妹,我结合自身经历提出四点建议:第一,高效学习重于盲目刻苦。不是每一份努力都必然换来回报,但有针对性的努力一定可以。学会时间管理,遵循“预习-听课-复习-总结”的闭环,建立学科知识框架,善用错题本,及时查漏补缺。“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第二,保持平和心态,学会自我调节。高中阶段难免遇到成绩波动或压力骤增的时刻,我认为,与其焦虑未来,不如把握当下。适当运动、与师友交流、记录心情都是缓解压力的好方法。”第三,目标引领行动。鼓励大家尽早树立明确的目标院校和专业,以此激发持续的学习动力。“梦想不是空谈,而是每天早起的理由,是每份坚持的意义。”第四,信任师友,借力前行。不要闭门造车,主动与老师交流困惑,虚心请教。珍惜同学情谊,组建学习小组,在交流与探讨中共同进步。这些经验和心得,正如我即将就读的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的院训所说:“脚踏实地,仰望星空。”
滁州中学是我梦想起航的地方。在这里,有严谨的学风、包容的氛围和美丽的校园,“亲、和、诚、勤”的校训深深融入每一位学子的血脉;在这里,我们既读万卷书,亦学做人处事。桃李满天下,栋梁荣中华。愿滁州中学未来更加辉煌,继续为祖国培养更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优秀人才!也愿每一位滁中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星辰大海!
“琅琊山下,书香氤氲;醉翁亭旁,薪火相传。”今日我以滁中为荣,明日滁中以我为荣。北大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会带着滁中给予我的一切,继续向前,不负韶华!
似此星辰,映我征途
本文作者刘振亚,2025届(3)班学生
三年光阴如流,回首这段埋首书卷、并肩而行的日子,心中仍有余温未散。我是刘振亚,2025届毕业生,如今即将赴北京大学医学部,踏上一段为期八年的临床医学求索之路。在启程之前,愿把这些年走过的点滴,化作只言片语,与后来者共勉。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关于学习方面,我认为无外乎三个词:有效刷题、认真听课、及时复盘。刷题时要选择一本好的资料,尽量全面地写完,可以不用写太多,但是写每一题都要有质量。在上课时认真听讲,不要老师一边上课一边写作业,那样效率很低。做好错题和好题的归纳总结,经常复习,因为它们就是你的薄弱点,薄弱点攻克了成绩自然会提升。
“春风润成三载梦,桃李并肩一片林”,回望高中三年,我觉得我被温馨和热情包围着。老师总会热情地给予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学习上,不厌其烦地解释我或多或少有些愚笨而重复的问题,生活上,给我进行心理疏导,比如在考试失利时,会给我指出努力的方向并且加油打气,而在考试考好时,又会适时地提醒我不要骄傲,眼光要放长远。这些让我的内心始终具有一种可持续的方向感,同时也筑成了良好的心态。同学们互相鼓励支持,发展相通的爱好,理解各自的差异与不同,对于班集体则是有很强的责任心和荣誉感,这些因素让三班成为一个包容而温暖的班集体。
关于学校会推行的周测,大家很快也会遇到。周测试卷的质量比较高,我的建议是一定认真对待每一次周测,每一场考试都是你检验自己的机会,且能让你熟悉考试的节奏与状态。周测结束后你总能找到独属于自己的薄弱点。其实周测多了,考试状态自然就有了,比如我在高考数学时,写着写着,感觉自己仍在周测,一开始的紧张感荡然无存。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高中学习心理方面,最重要的一个词,就是“坚持”。我相信,几乎所有人,都会遇到难以攻克的拦路虎,都会有考试出现重大失误、重大失利的时候,这时,“坚持”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在学习知识时要坚持,学习之外的一些事情,也需要“坚持”,明知道不能因为过多打球耽误学业,就要坚持住这种行动,明知道不能因为谈恋爱分散学习的注意力,就更要守住自己的自律,坚持将这条路走下去。
滁州中学是一个很适合学习、运动和交往的地方,学生在这里可以得到全面的发展,如果积极参与学校的事务,就更能体验到那种包容。
“似此星辰非昨夜,且将壮志逐长风。”三年时光如白驹过隙,在我的记忆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让我带着来自滁州中学的这份回忆,不断前行。(图文作者/吴浩然 刘振亚)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阳路1355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