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份收获的喜悦,背后都是日复一日的坚持;每一次梦想的抵达,背后都是披荆斩棘的成长。他们从滁中出发,走向五湖四海,以坚韧与奋进书写青春答卷,燃亮理想星辰。滁州中学公众号“青春领航”栏目将陆续推出部分2025届毕业生的经验分享和成长感悟,展现他们在奋斗中淬炼的精神底色,在传承中闪耀的青春荣光!
三载流光绘卷,一念执梦前行
本文作者王金宇,2025届(2)班学生
在这个金风送爽的八月,我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憧憬即将开启的追寻科学梦想新征程。不久我将以一颗炽热之心奔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科学的星辰大海中追寻理想。站在人生的这个节点回望,千言万语涌上心头,最想说的还是对母校、师长和同窗的深深感恩。此刻提笔,三载光阴如淙淙溪流漫过心田,唯以感恩为墨,以寄语为笺,将这份深情镌刻在母校的春秋册页上。
若将高中岁月比作一幅水墨,师长的教诲便是其中最浓重的底色。难忘班主任王云老师晨光中的守候与晚自习的叮咛,盛夏老师笔下勾画的智慧轨迹,张毅老师课堂上发人深省的教诲,更记得语文樊老师带我们品读《赤壁赋》时眼中闪烁的智慧光芒。是他们用知识的甘露浇灌,用爱心的阳光照耀,让我们这些幼苗得以茁壮成长;是他们以“化雨春风”的耐心,浇灌我从迷茫少年成长为笃行者。班主任王老师如同一位睿智的舵手,在每一个晨光熹微的清晨,用温暖的目光迎接我们;在每一个星光璀璨的夜晚,用谆谆教诲为我们指明方向。记得那次月考失利后,他特意把我叫到办公室,不是责备,而是与我一起分析试卷,那句"失败是成功之母"的鼓励,至今仍在我耳畔回响。语文樊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诗意与哲思。她带我们品读《赤壁赋》,让我们领略苏轼"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的豁达;她讲解《论语》,教会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处世之道。她批改作文时留下的每一处红色批注,都是最珍贵的成长印记。
同窗情谊则是画卷上跃动的亮色——课堂上的思维碰撞、运动场上的并肩呐喊、晚霞里共诵的诗篇,这些瞬间终将凝成永恒的琥珀。更要感谢母校这片沃土:在这里,我懂得了“求实,创新,勤奋,严谨”不仅是镌刻在墙的箴言,更是照亮人生的火炬。
寄语·致后来者学弟学妹们,在高中三年的时光里,愿诸般美好与你同行:
愿你们以恒心为楫,高三的浪潮或许汹涌,但每日厘清一个知识点、每周突破一个薄弱环节,积微成著终能抵达彼岸;愿你们可以与时间对话,善用“碎片时间”的魔法,早读前十分钟的单词记忆、课间操后的错题回顾,会编织成意想不到的惊喜;愿你们携热爱前行,若觉疲惫,不妨去实验室触碰仪器的冰凉,去操场感受风的速度——这些瞬间会重新点燃你的斗志;愿你们视目标为灯塔:尽早确立自己的奋斗目标,让每一天的努力都有方向。我在高二时就定下了"科大梦",这个梦想支撑我度过了无数个挑灯夜读的夜晚。
也想把我的一些经验分享给你们,希望能有所助益:
掌握方法,提高效率:建立知识体系,学完一个单元,尝试用思维导图梳理知识点;
善用错题本:按知识点分类整理,定期重做;合理安排时间:制定每日学习计划,注意劳逸结合。我在高三时坚持"三遍复习法",即新课当天复习、周末巩固、月考前提炼,效果显著。
全面发展素质:参与社团活动,培养领导力和团队精神;坚持阅读,拓宽知识面,提升人文素养;锻炼表达能力,抓住课堂发言、演讲比赛等机会,我在社团的经历可以说极大提升了我的思辨能力。
祝福·致母校
愿我亲爱的滁州中学桃李芬芳,永续华章!愿琅琊灵气浸润更多梦想,愿教室的灯火永远照亮少年眼底的光。当紫藤花年复一年垂落成瀑,愿这里的故事永远鲜活动人——因为我们都是您枝头绽放的朵朵新蕊,而您,是我们一生回望的精神原乡。
星河璀璨处:一名毕业学子的成长回望与精神传递
本文作者卞悦,2025届(3)班毕业生
站在毕业季的门槛上回望,我的高中时光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一笔都凝聚着成长的痕迹与感恩的温度。
我深知自己并非天赋异禀,而是母校这片沃土培育的种子,在师长的呵护下破土而出,终见天光。“优秀毕业生”的称号不属于我个人,而应属于那个永远铭刻在我生命中的校园——她教会我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如何在求知路上保持谦卑与热忱。
高中三年是一场与自我较量的马拉松。记得初入校园时,面对如林的强者,我曾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是班主任那句"真正的成长不在于超越他人,而在于突破自我"点醒了我。我开始建立错题本,不再为分数焦虑,而是专注于每个知识盲区的攻克;我坚持每天整理当日所学,这看似微小的习惯却让知识如滚雪球般积累。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积累与调整,让我的学习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最终在高考中实现了质的飞跃。
如果说学习方法是可以复制的技术,那么精神传承则是更为珍贵的财富。在此,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珍视你们正在经历的每一个平凡日子。课堂上的专注聆听胜过课外的盲目补习,与同学的思想碰撞比孤军奋战更能激发灵感。建议你们建立"成长档案",不仅记录成绩变化,更要写下每次挫折后的反思与领悟;培养一两项能够沉浸其中的兴趣爱好,它们将成为高压学习中的精神绿洲;最重要的是,学会与师长平等交流,他们的人生智慧往往能为你打开意想不到的视角。记住,高考只是人生长河中的一段激流,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乐观坚韧的心态,远比一时分数重要得多。
站在毕业的门槛上,我才真正理解母校给予我们的是怎样一份无价之宝。她不仅拥有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优秀的师资团队,更难得的是营造了自由而严谨的学术氛围。教室里那些被翻皱的书页,办公室中深夜不灭的灯光,操场上晨读的身影,构成了这个校园最动人的风景。在这里,我们被允许犯错,被鼓励质疑,被引导思考。“教育的本质不是装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如今这火焰已在我心中燃烧,我带着它走向更广阔的天地。
临别之际,我以最诚挚的心意祝福我的母校:愿您永远保持思想的锋芒与教育的温度,在功利主义盛行的时代坚守育人的本真;愿您继续培养既有科学精神又有人文情怀的学子,为这个世界输送更多带着理想主义光芒的实践者;愿我们这些离巢的鸟儿未来能以微薄之力回馈这片精神家园,让她因每个学子的成长而更加荣耀。
星河璀璨,我们皆是追光者。无论未来走得多远,我永远记得自己从哪里出发——那个让我敢于做梦并教会我如何圆梦的地方。带着母校赋予的翅膀,我将飞向更高的科学苍穹,但灵魂深处,永远回荡着高中校园的晨钟与师长们的谆谆教诲。这,就是一个即将踏入大学新生活的学子最深沉的心灵独白。(图文作者:王金宇 卞悦)
滁州中学版权所有 地址:安徽省滁州市滁阳路1355号
技术支持:滁州市华晨软件科技有限公司